缅甸,是很多人想去而未曾去过的地方。
对孩子来说,它是一个未来考试概率很高的国家,也是一个存在很多误区的国家。
很多人一提起缅甸,首先想到的就是“缅北诈骗”……但是,缅甸是我们山水相依的邻邦,更与我们拥有千年的胞波情谊。
在缅语中,“胞波”意为一母同胞的兄弟,这样的称谓并非因为缅甸境内有很多华人,而是中缅两国人民自古相传而来,陈毅元帅曾赋诗道:“胞波感情重,江水溯源长”。
如今,距离缅甸“3· 28”大地震已经一周了,正如缅甸文化中象征“死者灵魂”与“希望美好”的蝴蝶一样,这个古老的国度正在经历重生与蜕变。
今天,让我们和孩子重新认识一下缅甸……
01
#一脉相连的傣泰文化
展开剩余89%最美人间四月天,也适用于缅甸。
因为,这个月中旬,他们将迎来属于自己的新年——泼水节。
缅甸新年的泼水节,与我国傣族的泼水节,无论是时间还是习俗,差别都不大。
最新一期的《少年行》就讲到了西双版纳的泼水节。在傣语中,泼水节被称为“桑康比迈”,是傣族辞旧迎新的传统节日。“水花放,傣家旺”,傣族人相信,圣洁之水可以消灾免难,互相泼水就是互祝“优利金旺”(吉祥如意)。
每逢泼水节,西双版纳的人们拿着水枪、水瓢、水盆,在大街上互相泼洒,有人将背式喷雾器、太阳能热水器的储水罐改装成“重型武器”背水一战,甚至,洒水车、消防车也会“参战”。
而在缅甸,泼水节最大的意义在于防暑降温,4月的缅甸气温能达到40摄氏度,为了营造泼水节的氛围,城市街头会专门搭起泼水台,有时还会请来歌星到场助阵。
不仅仅是泼水节,东南亚很多国家流行的火把节、关门节等传统节日,在云南也很常见。
这是为什么呢?
在史学家看来,这些传统习俗,都属于傣泰文化,而拥有这些相同习俗的民族,也有一个共同的称谓——傣泰民族。
据专家考证,汉代以前的傣泰民族历史目前没有证据可以证实。然而,汉代以后的历史是可以追溯的,傣泰民族发源的中心就在云南滇中一带,之后由于各种原因,傣泰民族的先民不断向南方迁移,今天分布于缅甸、老挝、越南、泰国、印度等国的泰人,都有史可考与云南的傣族有明确的渊源,是从云南迁移而去,并最终形成以云南为源头的傣泰文化圈。
也是从汉代开始,中国的丝绸、茶叶由四川、云南进入缅甸、印度,这条贯穿川滇缅印的商贸通道,被称为“南方丝绸之路”。
那时候的缅甸,被我们称为掸国,到唐朝时期后,随着骠族在这一地区的逐渐兴盛,其被称之为骠国。
“骠国王子出使盛唐”的故事就发生在唐德宗时期。
“珠缨炫转星宿摇,花鬘(mán)斗薮龙蛇动”,场面壮阔、充满异域风情的骠国乐,轰动了整个长安,也让大诗人白居易挥毫写下了这首千古绝唱《骠国乐》。
十几年前,这个故事还被中缅合拍成了电视剧《舞乐传奇》。林更新饰演的骠国王子舒难陀,带领骠国乐团远赴大唐,与秋瓷炫饰演的妖艳女飞贼,联手屡破奇案。
02
#山水相依的黄金之国
历史上的缅甸,一直处于分崩离析、部落交战的状态,一直到11世纪,缅甸才建立了第一个大一统王朝——蒲甘王朝。
“蒲甘”,是蒲甘王朝的首都,位于伊洛瓦底江江畔。
作为缅甸的母亲河,伊洛瓦底江发源于青藏高原,在我国境内被称为独龙江,古称“丽水”“大金沙江”。
所谓“万粒黄沙一粒金”,伊洛瓦底江不仅给缅甸带来了黄金,也带来了肥沃的土地,还成为当时缅甸的航运大动脉。发达的农业与工商业,也为蒲甘王朝积累了大量的财富。
钱多到没处花。蒲甘王朝的创立者奴律陀国王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,选择了修佛塔。
不仅国王修佛塔,缅甸当时的民间土豪也开始比拼修佛塔,最疯狂的时候,蒲甘平原上每天都有新塔开工,比现在开发商盖楼还快。
据说,在蒲甘王朝200多年间,蒲甘方圆数十公里范围内共建了444万余座佛塔,使蒲甘享有“四百万宝塔之城”的称号,缅甸也因此被誉为“万塔之邦”。
这些佛塔,造型各异,没有一座雷同,有的还在外边贴了金箔、里边藏着壁画,可以说是蒲甘王朝留下来的艺术瑰宝。
可惜,它们大部分都灰飞烟灭,只有两千余座留存了下来。即便如此,它们的存在,仍旧使蒲甘成为同柬埔寨的吴哥窟、印尼的婆罗浮屠齐名的东南亚三大佛教奇迹之一,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朝拜。
蒲甘古城,也于201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《世界遗产名录》。
如果说蒲甘是缅甸佛教文明的过去式,那么,缅甸佛教文明的延续要数另一座城市——曼德勒。
曼德勒是缅甸最后一个封建王朝贡榜王朝的首都。
这里,有一座全世界最贵的佛塔——曼德勒佛塔,它全部用翡翠建造,重达1500吨,传说,仅原材料就耗资100亿元人民币。
这里,还有一座有“天下最大的书”之称的碑林佛塔。碑林刻满了三藏经,历史上,2400名和尚以接力的方式诵读经文,也需要耗时6个月才能将这本浩瀚的“大书”念完。
而曼德勒城背后的曼德勒山,是缅甸佛教最重要的圣地,也让这里成为全缅甸聚居僧人最多的城市。
03
#同甘共苦的命运共同体
然而,缅甸这片佛光普照的土地,近代以来却饱受屈辱。
19世纪,英国通过三次英缅战争,将缅甸划为英属印度省份。在英国殖民者眼中,喜欢微笑、和平的缅甸人民,被称为“蝴蝶民族”,因为他们总是无拘无束,即使历经战乱贫穷也不发愁,就像蝴蝶一样。
后来,面对殖民主义、帝国主义的双重压迫,帮他们渡过难关的,是来自中国的胞波。
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,中缅两国人民共同修筑的“滇缅公路”作为重要战略物资补给前线,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。
(抗战时的著名桥梁,云南保山怒江上的滇缅公路惠通桥)
1942年日本入侵缅甸后,40万中国远征军入缅,同日本侵略者作战,20万抗日英烈忠骨长眠于缅甸土地上。
但是,历经战争的重重洗礼,缅甸胞波并没有同我们一起,走向真正的独立自主。
长期的内战,消耗了这个古老国度重新崛起的能量。现在,缅北地区的不稳定,就是缅北诈骗存在的根本原因。
在其他地区,缅甸人民的生活也不算稳定。
由于经常断电,缅甸很多人家,都要配备发电机。有人说:“在缅甸很多事情就像电力一样,如纸钞、政策,不确定也不靠谱,缅甸人心里总要随时提防可能到来的黑暗。”
这片土地,也时常饱受地震的威胁。
缅甸位于欧亚板块与印度板块的交界处,地壳活动频繁,历史上曾多次遭受强震侵袭。
2016年8月,一场6.8级地震袭击了缅甸中部,导致数百座佛塔、寺庙受损,其中不乏数百年历史的古迹。
今年3月28日,缅甸曼德勒地区发生7.9级地震。这是缅甸近百年来遭遇的最强地震,也是全球近十年来大陆最强地震,震级能量堪比当年的汶川。
此次地震“如同一把巨刀切入地球”,中国的云南、广西、贵州,泰国全境以及越南、老挝等地均有震感。
而这一次,在抗震救灾的战线上,冲锋在最前面的,也是我们中国的救援队。
废墟上,伤亡的数字在慢慢增加,而救援的奇迹也一次次被重写……
此时,缅甸的一座座佛塔仍旧会在夜晚被点亮。
再过几天,就是缅甸新年了,缅甸胞波拜佛不烧香,而是会献上清水和鲜花……
(作者:徐战方)
发布于:河南省
下一篇:没有了